肺结核二次复发可能出现咳嗽、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复发症状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再激活、治疗不彻底、免疫力下降、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引起。
复发初期常见持续性干咳或少量黏液痰,可能与支气管黏膜受刺激有关。治疗需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
午后低热伴夜间盗汗是典型症状,由结核杆菌毒素入血导致。需复查胸部CT并调整用药方案,常用药物包括乙胺丁醇、链霉素等。
肺组织破坏累及血管时可出现痰中带血,胸膜受累引发针刺样胸痛。需警惕耐药结核可能,必要时联合使用左氧氟沙星等二线药物。
长期消耗导致明显消瘦、贫血,提示病情进展。需加强营养支持并评估是否需延长疗程至9-12个月。
复发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保持居室通风,每日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防止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