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形成的溃疡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排便时剧烈疼痛、便血和肛门瘙痒,常见病因包括便秘、腹泻、分娩创伤及肛门括约肌痉挛。
长期便秘导致粪便干硬,排便时过度用力撕裂肛管皮肤;慢性腹泻反复刺激肛周黏膜;分娩时会阴部过度扩张造成机械性损伤;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导致局部缺血。
典型表现为排便时刀割样疼痛,便后持续数小时;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液;肛门潮湿瘙痒;急性期可见新鲜裂口,慢性期可见哨兵痔和肛乳头肥大。
通过肛门视诊可见肛管后正中线纵行裂口,指诊可能诱发剧烈疼痛;肛门镜检查需谨慎操作;需与肛瘘、痔疮、直肠肿瘤等疾病鉴别。
急性期采用高纤维饮食、缓泻剂软化粪便;局部使用硝酸甘油软膏缓解痉挛;慢性顽固性肛裂可行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合并感染时需抗生素治疗。
日常保持肛门清洁干燥,每日温水坐浴促进愈合,避免久坐久站,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