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偏颅和肌性斜颈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和表现,偏颅多由睡姿不当或颅骨发育异常引起,表现为头部形状不对称;肌性斜颈则因胸锁乳突肌挛缩导致,表现为头部固定向一侧倾斜伴活动受限。
偏颅通常与长期固定睡姿、产道挤压或颅缝早闭有关;肌性斜颈多因分娩时胸锁乳突肌损伤或先天性肌肉纤维化所致。
偏颅主要表现为头颅前后或左右不对称,皮肤无异常;肌性斜颈可见颈部肿块、头部倾斜,患侧颈部肌肉紧张僵硬。
偏颅通过头围测量和颅骨CT确诊;肌性斜颈需结合超声检查显示肌肉纤维化及临床触诊发现挛缩带。
偏颅可通过调整睡姿或佩戴矫形头盔改善;肌性斜颈需进行肌肉拉伸训练,严重者需手术松解挛缩肌肉。
家长发现宝宝头部异常应及时就医评估,避免自行矫正。哺乳时注意交替方向,日常引导宝宝向健侧转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