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可以作为中风康复期的辅助治疗手段,主要改善运动功能障碍、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平衡失调等症状。
1、运动功能恢复
针刺阳明经穴位可促进患侧肢体肌力恢复,常选用足三里、曲池等穴位,配合康复训练效果更显著。
2、吞咽功能改善
针刺廉泉、风池等穴位能调节延髓吞咽中枢功能,对假性球麻痹导致的饮水呛咳有缓解作用。
3、语言障碍干预
针刺哑门、通里等穴位可刺激语言中枢代偿,需配合言语训练,对运动性失语效果较好。
4、平衡能力调节
头部穴位配合百会、四神聪等针刺能改善小脑共济失调,降低跌倒风险。
针灸治疗需在病情稳定后开始,急性期仍以溶栓和神经保护为主,建议在正规中医医院由专业医师操作,同时坚持规范的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