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肿瘤可通过手术切除、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牙源性肿瘤通常由牙源性上皮异常增生、遗传因素、局部炎症刺激、颌骨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手术切除是牙源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根据肿瘤类型和范围可选择刮治术、颌骨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手术。成釉细胞瘤等良性肿瘤术后复发概率较低。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辅助治疗或无法手术的情况,可使用甲氨蝶呤、顺铂、多西他赛等化疗药物。药物治疗需配合血常规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放射治疗适用于恶性肿瘤或手术难以完全切除的病例,可采用外照射或近距离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能导致口腔黏膜炎等副作用。
术后需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评估,监测肿瘤复发情况。复查频率根据肿瘤性质决定,通常术后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
牙源性肿瘤患者术后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过硬食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