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CD4+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系统功能逐渐衰竭。病毒还会影响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最终引发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毒通过gp120蛋白与CD4受体结合入侵辅助性T细胞,病毒RNA逆转录为DNA后整合入宿主基因组,导致细胞凋亡或持续感染,造成CD4+T细胞数量进行性下降。
病毒可感染表达CD4受体的巨噬细胞,这类细胞成为病毒储存库并携带病毒穿透血脑屏障,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HIV相关痴呆。
树突状细胞表面DC-SIGN分子可捕获病毒颗粒并传递给T细胞,促进病毒传播,同时这些抗原呈递细胞功能受损会加重免疫应答障碍。
病毒可能感染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中的记忆T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等,肠道黏膜屏障破坏和神经胶质细胞感染分别导致机会性感染和神经认知障碍。
艾滋病毒感染者应定期监测CD4+T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注意营养支持以维持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