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可能引起尿蛋白轻度升高,通常与炎症反应、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等因素有关,但多为暂时性表现。
尿路感染时细菌刺激泌尿道上皮,导致局部炎症介质释放,可能使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短暂增加,出现微量蛋白尿。感染控制后尿蛋白多可自行恢复。
上尿路感染如急性肾盂肾炎可能累及肾实质,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出现尿蛋白升高,常伴有发热、腰痛。需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治疗。
反复尿路感染可能加重原有慢性肾脏病,导致尿蛋白持续阳性,需排查肾功能并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磷霉素氨丁三醇。
剧烈运动、发热等生理状态或糖尿病肾病等基础疾病也可能合并尿蛋白异常,需结合尿培养及肾功能检查鉴别。
建议出现尿蛋白持续阳性时完善尿微量白蛋白检测,避免憋尿及过度劳累,每日饮水保持1500毫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