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可分为急性肛裂和慢性肛裂两种类型,主要区别在于病程长短、症状严重程度及组织病理变化。
急性肛裂病程短于6周,表现为新鲜裂口伴剧烈排便疼痛和少量鲜红色出血,裂口边缘整齐无瘢痕形成,多数通过保守治疗可愈合。
慢性肛裂病程超过6周,裂口边缘纤维化增厚形成哨兵痔,基底可见内括约肌纤维,常伴肛乳头肥大,保守治疗效果较差。
急性期以突发性刀割样疼痛为主;慢性期呈周期性隐痛,排便后疼痛可持续数小时,部分患者因恐惧排便导致便秘加重。
急性期推荐高纤维饮食配合局部用药;慢性期需考虑硝酸甘油软膏或肉毒杆菌毒素注射,顽固性病例可能需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保持每日饮水量超过1500毫升,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急性发作期可温水坐浴缓解疼痛,症状持续超过1周建议肛肠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