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可能由过敏原刺激、化学物质接触、物理摩擦、微生物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避免接触、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等方式治疗。
皮肤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引发免疫反应,表现为红斑瘙痒。治疗需立即脱离过敏原,外用炉甘石洗剂或氢化可的松乳膏,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
洗涤剂、染发剂等化学物质破坏皮肤屏障,导致局部灼痛脱屑。建议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使用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严重时可短期涂抹糠酸莫米松乳膏。
长期机械摩擦导致皮肤角质层损伤,常见于手表带、口罩边缘处。减少摩擦刺激后,可涂抹凡士林或尿素软膏促进修复,合并感染时需加用莫匹罗星软膏。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侵入破损皮肤,伴随脓性分泌物。需进行细菌培养后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外用夫西地酸乳膏,配合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控制感染。
日常避免接触已知致敏物,穿着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出现持续红肿渗液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