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炎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外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耳道损伤、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
使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轻柔冲洗耳道,清除分泌物和痂皮,避免使用棉签等硬物掏耳,防止加重损伤。
细菌性外耳炎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真菌性外耳炎可用克霉唑滴耳液,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片。
红外线照射有助于缓解炎症,超短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
对于顽固性外耳炎伴肉芽增生或耳道狭窄者,需行耳道成形术或病灶清除术,术后需定期换药防止复发。
治疗期间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时进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症状加重或持续不愈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