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与肠癌痛在疼痛部位、性质和伴随症状上有明显区别。痛经多为下腹正中周期性绞痛,肠癌痛则常为右下腹或左下腹持续性隐痛。
痛经的疼痛通常集中在耻骨上方,呈痉挛性或坠胀感,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持续2-3天逐渐缓解。可能伴随腰骶部酸胀、恶心呕吐、腹泻等植物神经症状。多数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导致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有关,常见于青春期女性,分娩后可能减轻。
肠癌疼痛多位于病变肠段对应体表位置,升结肠癌以右下腹钝痛为主,降结肠癌以左下腹闷痛多见。疼痛呈持续性且进行性加重,可能伴随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贫血、体重下降等报警症状。肿瘤浸润肠壁或压迫周围神经是主要致痛原因,中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
建议女性记录疼痛特点和伴随症状,肠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出现异常排便或不明原因消瘦需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