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心律失常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诱因及定期体检等方式实现。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脏结构异常、电解质紊乱、自主神经失调及药物影响等因素密切相关。
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可能增加心律失常风险,需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胺碘酮等药物控制原发病,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电图变化。
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心脏节律稳定,每日有氧运动不超过30分钟,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等自主神经紊乱诱因。
限制咖啡因、酒精摄入可减少房颤发作概率,注意纠正低钾血症等电解质失衡,慎用含麻黄碱的感冒药等可能影响心率的药物。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动态心电图筛查,存在胸闷心悸症状时需完善心脏超声检查,早期发现心肌缺血或结构性心脏病。
日常可适量补充富含钾的香蕉、镁含量高的坚果,避免情绪剧烈波动,突发心慌持续不缓解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