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介入栓塞术后发烧可能由术后吸收热、感染性发热、肿瘤坏死反应、药物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抗生素治疗、对症处理、调整用药等方式缓解。
介入栓塞导致肿瘤组织缺血坏死,坏死物质吸收引发低热,体温多低于38.5℃,无须特殊处理,建议多饮水配合温水擦浴物理降温。
手术操作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泌尿系统感染,表现为寒战高热,需完善血常规及尿培养,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阿米卡星等抗生素。
栓塞后肿瘤大面积坏死释放炎性介质,可能伴随腰腹痛及C反应蛋白升高,发热可持续1-2周,必要时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塞来昔布等药物控制症状。
造影剂或栓塞剂可能引发变态反应,出现皮疹伴发热,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可选用氯雷他定、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抗过敏治疗。
术后应监测体温变化,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9℃需及时复查CT排除脓肿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