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可伴有蛋白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病理特征为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
IgA肾病与黏膜免疫异常有关,常见诱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发病机制涉及异常糖基化IgA1分子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
青少年多见感染后突发肉眼血尿,部分表现为无症状尿检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晚期可能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确诊需肾活检病理检查,免疫荧光显示系膜区IgA沉积,光镜下可见系膜细胞增生,需排除过敏性紫癜肾炎、肝硬化等继发性IgA沉积疾病。
根据病情采用RAS抑制剂控制蛋白尿,严重病例需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终末期需肾脏替代治疗,所有患者均需严格控制血压和蛋白摄入。
患者应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避免感染和肾毒性药物,低盐优质蛋白饮食,保持合理运动量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