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气胀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药物干预、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气胀通常由吞咽空气、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衡、肠梗阻等原因引起。
喂养时让宝宝头部略高于腹部,奶瓶倾斜45度减少空气吸入,喂奶后竖抱拍嗝10-15分钟。母乳妈妈需避免食用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
家长需在宝宝清醒时顺时针按摩脐周,配合屈腿压腹动作促进排气。按摩前将双手搓热,每次持续5-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
可能与肠道蠕动功能紊乱有关,表现为哭闹、腹部膨隆。可遵医嘱使用西甲硅油乳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乳糖酶制剂等药物。
若伴随呕吐、血便等症状,需排除肠套叠等急症。医生可能通过腹部超声、X线检查确诊,严重肠梗阻需进行肠管复位手术。
家长需记录宝宝腹胀频率与饮食关联,选择防胀气奶嘴,避免在哭闹时喂食,必要时携带大便样本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