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感染可能由牙源性感染、外伤性感染、腺源性感染、血源性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切开引流、病灶清除、支持治疗等方式干预。
龋齿或牙周炎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根尖周脓肿,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需进行根管治疗,可选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头孢克洛分散片等药物控制感染。
面部皮肤破损或颌骨骨折后细菌侵入引发感染,伴随伤口化脓。需清创消毒,严重时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左氧氟沙星片联合治疗。
腮腺或颌下腺导管阻塞继发细菌感染,常见腺体肿大压痛。需加强口腔清洁,急性期可静脉滴注青霉素钠、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
全身感染经血液循环扩散至颌面部,多伴有高热寒战。需住院进行血培养检查,根据药敏结果选择万古霉素、美罗培南等广谱抗生素治疗。
感染期间应保持口腔卫生,选择温凉流质饮食,避免挤压肿胀部位,出现张口困难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