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可能由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水分缺乏、运动量少、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方式缓解。
饮食中蔬菜水果、全谷物摄入过少会导致粪便体积减小,建议每日摄入适量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小麦纤维素颗粒等药物。
每日饮水量不足会使结肠过度吸收水分,粪便干硬难以排出,成人建议每日饮水约1500-2000毫升,合并电解质紊乱时可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口服补液盐Ⅲ等调节。
久坐不动会减弱肠道蠕动功能,建议每日进行快走、瑜伽等适度运动,肠动力障碍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莫沙必利、多潘立酮、普芦卡必利等促胃肠动力药。
可能与肠易激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常伴随腹胀、排便费力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甲减,配合益生菌制剂调节菌群平衡。
长期便秘者应建立规律排便习惯,避免过度依赖泻药,若伴随体重下降或便血需及时消化科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