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手术后脱肛属于异常情况,可能与术后并发症、肛门括约肌损伤、排便习惯改变、原有盆底肌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手术创面愈合不良或感染可能导致直肠黏膜脱垂,需复查排除吻合口裂开或脓肿形成,必要时使用头孢克肟、甲硝唑等抗感染药物。
术中误伤肛门括约肌可导致控便能力下降,表现为排便时直肠外翻,可通过肛管超声评估损伤程度,严重者需行括约肌修复术。
术后便秘或过度用力排便会增加腹压,诱发直肠脱垂,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并使用乳果糖、聚乙二醇等缓泻剂调节排便。
术前已存在的盆底肌松弛可能在术后加重,表现为站立时直肠脱出,需进行生物反馈治疗或考虑Altemeier手术等盆底重建方案。
术后出现脱肛应及时返院检查,避免久蹲久坐,练习提肛运动帮助恢复肛门肌群功能,饮食需保证足够水分和膳食纤维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