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可能通过细菌感染、炎症反应、免疫系统激活和血管内皮损伤等机制诱发心脏病,口腔致病菌可经血液循环定植心脏瓣膜或血管壁,慢性炎症反应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牙龈卟啉单胞菌等口腔致病菌可侵入破损牙龈进入血液,随循环系统定植心脏瓣膜或冠状动脉,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血管炎性病变。急性期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甲硝唑片、头孢呋辛酯等抗生素治疗。
牙龈炎持续释放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因子,促进肝脏合成C反应蛋白,导致全身低度炎症状态,加速冠状动脉斑块形成。控制炎症可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等抗炎药物。
口腔细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交叉抗体,错误攻击心脏组织自身抗原,诱发自身免疫性心肌损伤。免疫调节可考虑雷公藤多苷片、白芍总苷胶囊、硫酸羟氯喹片等免疫抑制剂。
炎症介质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下降,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脂质沉积,增加心肌梗死风险。改善内皮功能可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贝前列素钠片、盐酸沙格雷酯片等血管保护剂。
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出现胸闷心悸症状需及时心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