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后出现血块可能由子宫收缩不良、胎盘组织残留、凝血功能异常、感染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暗红色血块、腹痛加剧、发热或异常出血等症状。
流产后子宫收缩力不足可能导致血液淤积形成血块。建议遵医嘱使用缩宫素注射液、益母草颗粒等药物促进宫缩,配合轻柔腹部按摩改善症状。
妊娠物未完全排出时,残留组织可能混合血液形成血块。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认,必要时行清宫术,可配合新生化颗粒、五加生化胶囊等药物辅助排出。
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会导致血液凝固异常。需检测凝血四项,确诊后补充维生素K1或输注凝血因子,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出血。
宫腔感染可能引发炎性渗出物与血液混合成块。表现为血块伴臭味分泌物,需使用头孢克肟、甲硝唑等抗生素治疗,同时保持会阴清洁。
流产后应卧床休息,避免体力劳动,两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出现持续出血或发热需及时复查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