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乙肝疫苗和流脑疫苗后发热属于常见接种反应,通常由疫苗激活免疫系统、个体敏感差异、接种操作刺激或潜在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观察护理及适时就医等方式处理。
疫苗成分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可能引发低热,体温多低于38.5℃。建议家长保持孩子衣着宽松,适量补充温水,无须特殊用药。
部分儿童免疫系统反应较强烈,可能伴有烦躁或食欲减退。家长需每2小时监测体温,可用温水擦拭腋窝等部位物理降温。
接种部位红肿热痛可能伴随全身反应。家长需检查注射处是否异常,避免抓挠,可冷敷处理局部炎症反应。
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或体温超过39℃需警惕偶发感染,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疾病有关,表现为咳嗽或排尿异常。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发热期间宜选择小米粥、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若出现惊厥或精神萎靡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