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丙型肝炎可通过母婴阻断治疗、抗病毒治疗、肝功能保护和定期随访等方式干预。该病主要由母婴垂直传播、医源性感染、输血感染等因素引起。
对HCV RNA阳性孕妇在妊娠中晚期进行风险评估,新生儿出生后需立即进行丙肝抗体及RNA检测。母婴传播概率较高时可考虑早期干预。
确诊后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格卡瑞韦哌仑他韦等抗病毒方案。治疗时机需结合患儿月龄、体重等指标综合评估。
密切监测转氨酶及胆红素水平,出现黄疸或肝损伤时可使用复方甘草酸苷、双环醇等护肝药物。需警惕胆汁淤积等并发症。
治疗后每3个月复查HCV RNA直至12月龄,持续阳性者需考虑再治疗。随访期间应定期评估生长发育及神经认知功能。
家长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避免共用剃须刀等个人物品,哺乳前应咨询专科医生意见。定期进行儿童保健和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