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感冒可能由温差刺激、免疫力下降、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环境、增强体质、抗病毒治疗、抗生素治疗等方式缓解。
空调房与室外高温频繁切换导致体温调节紊乱,建议保持26℃左右室温,外出时携带薄外套遮挡冷风。
高温出汗过多损耗体能,睡眠不足进一步削弱抵抗力,需保证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并维持7小时睡眠。
可能与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咽痛、低热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奥司他韦、连花清瘟胶囊等抗病毒药物。
可能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继发感染相关,常见脓涕、高热表现,需医生评估后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阿奇霉素等抗生素。
夏季感冒期间建议多食用猕猴桃、番茄等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症状,出现持续高热或呼吸困难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