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变扁是痔疮术后常见现象,可能由术后水肿压迫、瘢痕挛缩、肛门括约肌痉挛或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引起。
手术创面局部水肿可能导致直肠受压,暂时改变粪便形状。建议保持肛周清洁,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片等消肿药物,配合高锰酸钾坐浴。
愈合期瘢痕组织收缩可能造成肛门狭窄。需定期扩肛治疗,可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痔疮栓等促进黏膜修复,若持续加重需考虑肛门成形术。
手术刺激可能引发反射性肌肉收缩。可尝试温水坐浴缓解痉挛,严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美贝维林等解痉药物。
术后饮食过于精细会导致粪便量减少。应逐步增加西蓝花、燕麦、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饮水量不低于1500毫升。
术后2-3周内大便形态改变多属正常现象,若伴随剧烈疼痛、出血或持续超过1个月未改善,需及时复查排除肛门狭窄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