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宝宝中耳炎可通过保持耳部清洁、调整喂养姿势、遵医嘱用药、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中耳炎通常由呛奶、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发育不全、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家长需用棉签轻柔清理宝宝外耳道分泌物,避免污水进入耳道。生理性因素无需用药,但需每日观察耳部是否红肿或渗液。
建议家长采用半竖立位喂奶,喂完后轻拍背部排气。呛奶可能导致乳汁逆流至咽鼓管,诱发中耳炎,此阶段无须药物干预。
细菌感染可能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有关,表现为发热、抓耳哭闹。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或氧氟沙星滴耳液。
若伴随鼓膜穿孔、持续高热等症状,可能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有关。需耳鼻喉科进行耳内镜检查,必要时行鼓膜穿刺术引流脓液。
家长需避免自行使用偏方,哺乳期母亲应减少辛辣饮食,注意宝宝睡眠时头部稍抬高以减轻耳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