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情况下儿童包皮手术需根据个体情况评估决定,主要影响因素有包茎程度、反复感染史、排尿障碍及发育异常。
生理性包茎在3岁前多可自愈,若学龄期仍存在包皮口狭窄影响清洁,建议家长观察排尿情况并定期儿科复查,严重者需考虑包皮环切术。
每年发生超过3次包皮炎或尿路感染时,家长需注意保持会阴清洁,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顽固感染者建议手术干预。
排尿时包皮鼓泡、尿线细弱可能提示尿道口狭窄,家长应记录排尿视频供医生参考,合并泌尿系统畸形者需优先处理原发病。
隐匿阴茎或蹼状阴茎等特殊情况需小儿泌尿外科评估,此类畸形矫正手术常与包皮整形同期进行,不建议单纯为预防感染手术。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教会孩子正确清洗,避免强行上翻包皮,术后需选择纯棉内裤并限制剧烈运动两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