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时通常不建议立即拔牙,主要原因包括急性炎症期感染风险高、麻醉效果差、术后愈合困难、可能加重原发疾病等。
牙痛多由龋齿或牙周炎引起,此时牙龈处于急性炎症期,拔牙可能导致细菌扩散,引发颌面部间隙感染或菌血症。需先控制炎症后再评估拔牙指征。
炎症组织局部pH值改变,会降低麻醉药物效果。患者可能在术中感受到明显疼痛,增加治疗难度和心理负担。
炎症状态下拔牙创口易发生干槽症,表现为剧烈疼痛和骨质暴露。同时炎症会延缓软组织修复,延长恢复时间。
急性根尖周炎或牙髓炎发作期拔牙,可能使感染灶扩散至邻牙或颌骨。应先进行根管治疗等保守处理,待急性期过后再考虑拔除。
出现牙痛建议尽早就诊口腔科,通过冷敷、消炎药物缓解症状,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待炎症控制后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