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跟开裂可能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真菌感染引起,严重时可合并细菌感染。脚癣导致的脚跟裂口通常伴随脱屑、瘙痒、疼痛等症状,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针对性治疗。
红色毛癣菌感染占脚癣病例多数,其分泌的角蛋白酶会破坏皮肤角质层。表现为脚跟干燥鳞屑伴环形红斑,可外用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喷雾剂或口服伊曲康唑治疗。
须癣毛癣菌更易侵犯角质较厚部位,导致脚跟深裂伴黄色痂皮。可能与长期穿不透气鞋袜有关,建议使用硝酸咪康唑散剂浸泡,配合尿素软膏软化角质。
该菌种常引起湿润型脚癣,但干燥环境下会导致脚跟皲裂。表现为裂隙周围白色脱屑,需保持局部干燥,交替使用酮康唑乳膏和阿莫罗芬擦剂。
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可能继发感染开裂伤口,出现红肿渗液。需先使用呋喃西林溶液湿敷,再联用莫匹罗星软膏控制感染。
日常应选择透气的鞋袜,每日用温水泡脚后及时涂抹含尿素的保湿剂,避免赤脚行走加重皮肤损伤。真菌感染具有传染性,需坚持用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两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