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出现发烧和拉肚子可能由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继发细菌感染、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对症治疗、补液、抗病毒药物、益生菌等方式缓解。
感冒多由鼻病毒等病原体侵袭上呼吸道引发,病毒毒素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部分病毒可能直接侵袭肠道黏膜引发腹泻。可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
机体为清除病毒会产生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这些物质作用于下丘脑引起发热,同时可能影响肠道蠕动节律。建议多饮水配合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
感冒后免疫力下降可能合并细菌性肠炎,表现为发热伴黏液便。可能与沙门菌、志贺菌感染有关,需粪培养确诊后使用头孢克肟、蒙脱石散等药物治疗。
发热时代谢加快可能引发消化酶活性下降,感冒期间饮食改变或药物副作用也可导致腹泻。可补充口服补液盐调节电解质,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改善菌群。
感冒期间宜选择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