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首选治疗方法包括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液体管理和药物治疗。
采用小潮气量通气策略,减少肺泡过度扩张,目标潮气量为6-8毫升/千克理想体重,同时限制平台压不超过30厘米水柱。
每日实施12-16小时俯卧位通气,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适用于中重度病例,需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
实施保守性液体策略,维持中心静脉压8-12毫米汞柱,使用利尿剂减轻肺水肿,同时保证器官灌注。
可考虑神经肌肉阻滞剂如顺式阿曲库铵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在特定情况下使用,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治疗需在重症监护室进行多学科协作,动态评估氧合指数和器官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注意营养支持和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