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窒息的主要原因有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早产、宫内窘迫、产时窒息等。
新生儿肺部发育不成熟导致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不足,肺泡无法有效扩张,引发呼吸困难。治疗需通过气管插管给予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如猪肺磷脂注射液、牛肺表面活性剂等。
胎龄不足37周的早产儿肺部发育不完善,肺泡Ⅱ型细胞功能未成熟,易发生呼吸窘迫。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支持,必要时使用枸橼酸咖啡因刺激呼吸中枢。
胎盘功能异常、脐带绕颈等因素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引发酸中毒和肺动脉高压。出生后需立即进行复苏抢救,给予氧疗和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分娩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缺氧可导致多器官损伤,表现为出生后无自主呼吸。需按新生儿复苏流程进行正压通气,必要时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
家长需密切观察新生儿呼吸频率、肤色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配合完成血气分析、胸片等检查,严格遵医嘱进行呼吸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