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预后差异较大,主要与病理类型、肾功能损伤程度、血压控制、蛋白尿水平等因素有关。
1、病理类型
微小病变型肾炎预后较好,膜增生性肾炎预后较差。病理类型直接影响疾病进展速度和治疗反应。
2、肾功能损伤
早期发现且肾功能损伤轻微者预后较好。血肌酐水平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时,肾功能恶化风险明显增加。
3、血压控制
长期稳定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可显著改善预后。高血压会加速肾小球硬化进程。
4、蛋白尿水平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g者预后较好。持续性大量蛋白尿提示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严重。
建议慢性肾炎患者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严格控制血压和蛋白尿,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