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出血时体温通常呈现双相变化,排卵前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因孕激素作用体温会升高0.3-0.5℃。体温变化主要与激素水平波动、黄体功能、子宫内膜反应性、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排卵期雌激素短暂下降导致子宫内膜部分脱落出血,此时体温尚未受孕激素影响,可能仍处于低温相。
排卵后若黄体正常分泌孕激素,体温会在出血后1-2天内明显上升;若黄体功能不足则升温幅度小或延迟。
部分女性子宫内膜对激素变化敏感,在体温刚开始上升时即发生突破性出血,可能观察到出血与体温升高同时存在。
基础体温调节能力不同,部分人排卵期出血时体温波动不明显,需结合宫颈黏液观察判断排卵状态。
建议持续监测基础体温曲线,若出血伴随体温异常不升或高温相短于11天,需排查黄体功能不全等内分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