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未完全切除可通过二次手术、局部用药、日常清洁、定期复查等方式处理。包皮残留通常由手术操作误差、术后粘连、个体恢复差异、瘢痕体质等原因引起。
包皮环切术后残留过多可能需二次修整手术,常见于初次手术切除范围不足或术后瘢痕挛缩,表现为包皮仍覆盖部分龟头。可遵医嘱使用利多卡因乳膏、红霉素软膏、地塞米松软膏等术前准备药物。
术后轻度粘连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促进分离,可能与炎症反应或护理不当有关,常伴红肿渗出。可选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氢化可的松软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炎药物。
每日温水清洗包皮垢可预防继发感染,需轻柔翻起残留包皮充分暴露冠状沟。生理性包皮过长者应避免强行上翻导致嵌顿,清洁后保持局部干燥。
术后3个月内需定期评估愈合情况,瘢痕体质患者可能出现切口挛缩,表现为包皮回缩不全。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硅酮凝胶、积雪苷霜软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抗瘢痕药物。
术后避免剧烈运动摩擦伤口,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出现红肿流脓等感染征象应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