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痒的荨麻疹可通过抗组胺药物、免疫调节治疗、病因排查及皮肤护理等方式干预。荨麻疹通常由过敏反应、感染因素、物理刺激或自身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可抑制组胺释放,减轻风团和血管性水肿,适用于无瘙痒但存在皮损的情况。用药需遵医嘱调整疗程。
顽固性病例可能需奥马珠单抗等生物制剂调节免疫应答。该治疗与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有关,皮损表现为短暂性隆起红斑,需监测注射后不良反应。
建议记录饮食日记排除食物过敏,检测幽门螺杆菌等感染灶。慢性荨麻疹约半数与甲状腺抗体阳性相关,需完善抗核抗体等自身免疫筛查。
避免过热沐浴及紧身衣物摩擦,使用无皂基清洁剂。冷敷可收缩血管减轻红斑,但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禁用低温刺激。
保持作息规律,减少酒精及含组胺食物摄入。若皮损持续超过6周或伴呼吸困难需及时复诊,必要时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