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出现发热症状,常见疾病按程度轻重依次为普通感冒、急性咽炎、支气管炎、肺炎,发热程度与感染病原体类型及免疫反应有关。
多数由鼻病毒等引起,表现为低热伴流涕咳嗽,可通过温水擦浴物理降温,药物可选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滴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链球菌等可能导致高热,需血常规检查确认,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阿奇霉素颗粒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常见持续性中低热伴剧烈咳嗽,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肠溶片、罗红霉素分散片、克拉霉素片对病原体有效。
体温超过39℃持续24小时或出现抽搐需急诊,可能提示中耳炎等并发症,医生会评估是否需静脉用药或住院观察。
家长需保持室内湿度50%-60%,哺乳期母亲应增加液体摄入,发热期间每4小时监测体温并记录喂养情况,出现嗜睡或尿量减少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