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后刮痧和拔罐有一定缓解作用,但需根据中暑程度选择干预方式。轻度中暑可通过刮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拔罐则有助于散寒解表;重度中暑需立即就医。
刮痧通过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散热,适用于轻度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操作时需沿颈部、背部经络轻刮,皮肤泛红即止,避免过度刺激。
拔罐利用负压吸附作用疏通经络,对暑湿型中暑伴随的肌肉酸痛有效。建议选择背部膀胱经穴位,留罐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皮肤敏感者慎用。
仅限意识清醒的轻症中暑患者,出现高热、抽搐等重度症状时禁用。刮痧拔罐后需补充淡盐水,保持环境通风,避免二次中暑。
中暑伴随体温超过40度或意识障碍时,须立即采用物理降温、静脉补液等医疗措施。刮痧拔罐不能替代核心体温调节等关键治疗。
中暑恢复期可饮用绿豆汤、西瓜汁等清热生津饮品,避免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