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后可能出现低烧症状,通常由体温调节失衡、脱水、电解质紊乱或热射病等因素引起,需及时采取降温补液等措施。
高温环境下汗腺功能衰竭导致散热障碍,核心体温升高至37.5-38.5℃。应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冷敷大动脉处。
大量出汗未及时补水会造成循环血量不足,可能伴随头晕乏力。需少量多次饮用含电解质的清凉饮品,如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钠钾丢失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异常,可能出现低热伴肌肉痉挛。可遵医嘱服用口服补液盐或氯化钾缓释片等药物。
严重中暑时体温超过40℃伴意识障碍,需紧急就医。可能与下丘脑功能损伤有关,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并配合物理降温。
出现持续低烧超过24小时或体温超过38.5℃应及时就医,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并保持充足水分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