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急性胃肠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喂养不当、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调整饮食、药物治疗、预防脱水等方式干预。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是常见病因,表现为水样便和呕吐,需使用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沙门氏菌或大肠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血便和发热,需进行大便培养确诊,根据结果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肟颗粒、布拉氏酵母菌散等药物。
奶粉冲调过浓、辅食添加过早等会刺激婴儿未成熟的消化系统,建议家长按正确比例冲调奶粉,6月龄后再逐步添加单一成分辅食。
牛奶蛋白过敏可引发腹泻和皮疹,家长需立即停用普通配方奶粉,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缓解过敏症状。
护理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精神状态和尿量,腹泻期间继续母乳喂养,每次便后清洁臀部并涂抹护臀霜,出现持续呕吐或嗜睡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