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麻疹可能出现反复发烧,通常表现为初期低热、出疹期高热、恢复期体温波动。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具有阶段性特征,主要与病毒复制周期、免疫反应强度、继发感染风险、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麻疹病毒在体内复制过程中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反复发热。患儿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退热栓等药物控制体温。
机体对抗病毒时产生的炎症因子会引起体温升高。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避免过度包裹衣物,物理降温可配合使用退热贴或温水擦浴。
麻疹可能并发肺炎或中耳炎等细菌感染导致反复发热。如出现呼吸急促、耳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
部分患儿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会出现更持久的发热反应。家长需记录发热时间和温度变化,就医时提供详细体温记录供医生参考。
麻疹患儿应隔离至皮疹消退后5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蒸蛋等,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A丰富的胡萝卜泥或南瓜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