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皮试红肿可能由结核菌素反应、局部过敏、操作不当或结核感染引起,可通过观察症状变化、抗过敏处理、规范操作复查或抗结核治疗等方式应对。
皮试部位红肿是机体对结核菌素的正常免疫反应,提示体内存在结核杆菌致敏淋巴细胞。若红肿直径小于5毫米无须处理,超过15毫米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
部分人群对皮试试剂中的成分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红肿伴瘙痒。可局部冷敷缓解症状,严重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注射过深或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局部炎症反应。需由专业人员重新规范操作,避免抓挠注射部位,防止继发感染。
强阳性反应可能与活动性结核病有关,常伴随低热、盗汗等症状。需完善胸部CT、痰培养等检查,确诊后采用异烟肼联合利福平规范治疗。
皮试后48-72小时测量硬结直径,避免沾水或摩擦,出现水疱破溃需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