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性口角炎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角皮肤黏膜病变,主要表现为口角潮红、皲裂、糜烂伴白色伪膜,常见诱因有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控制不佳、局部潮湿刺激等。
白色念珠菌过度繁殖破坏皮肤屏障,其分泌的蛋白水解酶和磷脂酶会溶解角质细胞,导致口角黏膜出现裂隙性损害。
双侧口角对称性发红、脱屑,进展期出现放射状裂纹和黄色结痂,严重时可见灰白色伪膜覆盖,伴随灼痛感和张口受限。
婴幼儿、戴义齿的老年人、HIV感染者等免疫缺陷者,以及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哮喘患者发病率较高。
通过氢氧化钾镜检发现菌丝可确诊,局部可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克霉唑乳膏或咪康唑口腔贴片,严重者需口服氟康唑。
保持口周干燥清洁,避免舔舐口角,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者应定期口腔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