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可能由术中电凝不彻底、创面感染、过早进食粗糙食物或凝血功能障碍引起,轻微渗血可通过压迫止血,持续出血需及时就医。
术中电凝止血不充分可能导致毛细血管渗血,表现为排便时少量鲜红色血丝。可通过内镜下二次电凝或局部喷洒止血药物如凝血酶冻干粉、肾上腺素盐水、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处理。
术后创面继发感染可能引发炎性出血,常伴有腹痛和低热。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控制感染,配合黏膜保护剂治疗。
过早摄入辛辣刺激或高纤维食物可能摩擦创面导致出血。术后2周应选择流质饮食,避免芹菜、坚果等粗硬食物,必要时口服铝碳酸镁等胃黏膜保护剂。
术前未停用抗凝药物或存在血小板减少等基础疾病时易发生出血。需输注凝血因子或血小板,严重者需血管介入栓塞治疗。
术后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运动,观察出血量和生命体征变化,出现头晕心悸等失血症状需立即返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