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湿疹可能由遗传因素、局部刺激、内分泌失调、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护理、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药膏、抗真菌药物等方式治疗。
部分患者存在特应性皮炎家族史,皮肤屏障功能先天缺陷更易发病。建议家长加强婴幼儿皮肤保湿护理,避免过度清洁,可遵医嘱使用氧化锌软膏、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
汗液浸渍、化纤衣物摩擦或不当清洁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应选择纯棉透气内衣,哺乳期女性需及时清洁溢乳,可短期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继发感染。
妊娠期或月经周期激素波动可能诱发湿疹。表现为乳晕周围对称性红斑伴瘙痒,可配合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口服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
念珠菌感染常见于哺乳期乳房潮湿环境,皮损边缘呈卫星状分布。需联合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合并渗出时可湿敷硼酸溶液。
日常避免抓挠患处,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洁乳房,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脓性分泌物需及时至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