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通常不会直接导致眼压升高,但可能因炎症反应或不当用药间接影响眼压。干眼症患者出现眼压异常可能与角膜损伤、激素类滴眼液使用、合并青光眼、眼部手术史等因素有关。
严重干眼症可能导致角膜上皮缺损,引发代偿性房水分泌增加。建议使用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促角膜修复药物(如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避免长期佩戴隐形眼镜。
含激素的干眼症治疗药物(如氟米龙滴眼液)可能升高眼压。需定期监测眼压,可替换为环孢素滴眼液等非激素类抗炎药物,必要时联合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
干眼症与青光眼存在共同风险因素(如年龄增长)。表现为眼胀、视野缺损,需通过眼压测量、视野检查确诊。治疗需同步控制干眼(如聚乙二醇滴眼液)和青光眼(如拉坦前列素滴眼液)。
眼部手术后干眼症患者可能因炎症反应影响房水循环。术后应规范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人工泪液维持眼表稳定,避免揉眼等机械刺激。
干眼症患者日常需保持环境湿度,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饮食可增加深海鱼类和维生素A摄入,若出现眼痛、视力骤降需立即就医排查青光眼急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