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出低级上皮内瘤变可通过内镜下切除、定期随访、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低级上皮内瘤变通常由慢性炎症刺激、肠道菌群失衡、遗传易感性、长期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引起。
对于局部病灶可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黏膜剥离术,完整切除病变组织后送病理检查,术后需禁食并观察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肠镜,监测病变变化情况。随访期间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需及时就诊,必要时进行超声内镜或放大内镜检查评估。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每日蔬菜水果不少于500克;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每周中等强度运动不少于150分钟。
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等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控制肠道炎症,或配合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调节肠道微生态。避免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日常饮食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A、C、E的深色蔬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排便通畅。术后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