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湿气重可通过健脾祛湿、利水渗湿、温阳化湿、清热燥湿等中药调理方法改善,常用药物有茯苓、泽泻、桂枝、黄连等。
1、健脾祛湿
脾虚运化失调导致水湿停滞,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黏腻。可使用白术、苍术等健脾药配伍茯苓,辅以山药粥食疗。
2、利水渗湿
水湿内停引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泽泻、猪苓等利水药常与薏苡仁同用,配合赤小豆汤促进水液代谢。
3、温阳化湿
阳虚湿困常见畏寒肢冷、舌苔白滑。桂枝、附子等温阳药配合生姜可蒸腾水湿,艾灸关元穴增强效果。
4、清热燥湿
湿热交蒸易现口苦苔黄、皮肤湿疹。黄连、黄柏等清热药需配伍滑石,饮食避免辛辣油腻。
调理期间忌食生冷甜腻,适当运动发汗,症状持续或加重需中医师调整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