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量咯血通常指24小时咯血量在100毫升以内,实际咯血量评估需结合出血速度、基础疾病等因素综合判断。
医学上将24小时咯血分为少量、中量、大量三级,少量咯血一般不超过100毫升,多表现为痰中带血或间断血丝。
支气管炎、肺结核等呼吸道感染是主要原因,可能伴随咳嗽、低热等症状,需通过胸部CT等检查明确诊断。
保持侧卧位避免窒息,可用云南白药等止血药物,但需警惕大咯血风险,出血量增多或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需排除牙龈出血、鼻咽部出血等假性咯血,真性咯血多伴有气泡,血液呈鲜红色且呈碱性反应。
咯血期间建议保持安静休息,避免剧烈咳嗽和重体力活动,饮食宜温凉流质,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