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静脉炎与丹毒的鉴别主要基于病因、症状特征及检查结果,两者均可表现为下肢红肿热痛,但血栓性静脉炎多与静脉血流淤滞相关,丹毒则由链球菌感染引起。
血栓性静脉炎多因静脉曲张、长期制动或血液高凝状态导致静脉血栓形成,伴随静脉壁炎症;丹毒是β-溶血性链球菌经皮肤破损侵入真皮层淋巴管引发的急性感染。
血栓性静脉炎表现为沿静脉走行的条索状硬结伴压痛,皮肤呈暗红色;丹毒为边界清晰的鲜红色斑块,皮温升高且肿胀明显,常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血栓性静脉炎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血栓位置及血流情况;丹毒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细菌培养可辅助确诊。
血栓性静脉炎需抗凝治疗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丹毒需足疗程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头孢曲松,严重者需静脉给药。
出现下肢红肿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热敷或按摩,日常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完整,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或静脉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