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创口出现白条状物可能是正常愈合过程中的纤维蛋白膜、食物残渣滞留、局部感染或干槽症的表现。
拔牙后24-48小时创口表面形成的白色薄膜属于正常生理愈合现象,由纤维蛋白渗出形成,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口腔清洁即可。
进食后未及时漱口可能导致食物残渣附着在创面,表现为白色絮状物,可用生理盐水轻柔冲洗,避免使用牙签等尖锐物品清理。
细菌感染可导致创面化脓形成白色假膜,伴随红肿疼痛,需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必要时口服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拔牙后3-5天出现的剧烈疼痛伴腐臭味白膜,是牙槽骨暴露导致的局限性骨炎,需口腔科医生进行清创并放置碘仿纱条治疗。
建议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进食温凉软食,若白膜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复诊。